- 相關報道
- 慢性病攔住考公 學者建議放寬公務員錄用體檢標準
- 財新聞|225.2萬人參加國考公共科目筆試
- 大學生熱衷體制內但國考、選調都“卷”,今年“上岸”有多難?|就業(yè)
- 【研報精華】“考公熱”下公職教培艱難轉型 借助AI降師資成本
- 考公培訓龍頭為何營收一增一減/各地留人才留人口怎樣發(fā)力|數(shù)據(jù)精華
- 【數(shù)據(jù)精華】考公培訓龍頭為何營收一增一減/各地留人才留人口怎樣發(fā)力
- “考公考編熱”助推下 培訓機構粉筆掛牌首日漲12%
- 社會藍皮書:大學生就業(yè)“體制內偏好”明顯,去外企意愿下降
- 博客|鎮(zhèn)政府的“臨時工”,在考公、相親夾縫中
- 【財新周刊】心智|找工作中的“關系學”
【財新網(wǎng)】去年年初伊始,陳月工作三年的外貿公司業(yè)績接連下滑,訂單接不到往年的一半。僅三個月時間,臨近工位的同事相繼辭職。她一刻再呆不下去,也決定離開。走之前還有兩萬元工資沒結清,“我也不打算要了,因為在那里工作感覺沒前景,就算勉強留下來也是暫時的?!?/P>
陳月做了一個2020年本科畢業(yè)之際從未想過的選擇——放棄這份年薪二十萬、壓力“特別小”的工作,回到老家黑龍江一地級市備考公務員。今年3月,她成功考上當?shù)貓F委的一個崗位,從約六十名競爭者里勝出。上岸后的工資僅為原來的三四成,工作壓力也更大,但她依然接受。